(责任部门:市国土局、市委统筹办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2、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转让和退出机制。全面完成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形市场。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收回补偿和多元化农村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推动机制,结合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动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
(责任部门:市国土局、市住建委、市委统筹办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3、开展实物留用地征地补偿安置试点。建立实物留用地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加快全市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化改造,强化集体留用土地指标管理,合理规划留用地布点和用途,促进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开发利用留用地,完善集体经济组织无力开发的留用地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管理制度,有效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
(责任部门: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委农工委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二)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机制改革
4、以确地确利确股形式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每个郊县选择1-2家具备条件的镇村开展土地承包确权登记试点,两到三年内做到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全覆盖。对承包经营土地权属合法、四至清晰、没有纠纷的,以确地形式予以认定。整村、整组推进农地股份合作社创建,入股土地既可以是农民承包耕地,也可以是集体建设用地,以确股确利方式强化对农民土地权益的物权保护。
(责任部门:市农委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5、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区县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镇街加快建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村级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员。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市场定价机制,市及区县政府确定土地流转最低指导价。有条件的区县以土地流转交易市场为依托,探索建立农业产权交易市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稳步推进高淳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
(责任部门:市农委、市委农工委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三)加强农村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6、扩大三农贷款有效抵质押物范围。在确权发证基础上,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住房纳入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村住房产权的权属登记和抵质押登记制度,以紫金农商行为试点行,把集体土地使用权、农村住房产权纳入有效抵质押物范围,积极开展土地附属设施、高效农作物作为抵质押物试点。
(责任部门:市金融办、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7、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信贷业务。对金融机构到县域及乡镇布点、发放“三农”贷款、创新贷款方式、提供担保等业务给予奖励或贴息。财政存款适度向支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倾斜。研究制定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
(责任部门:市金融办、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市发改委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8、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缩差并轨。健全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体制,将城镇和农村居民全员纳入,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筹进程,实现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缴费标准调整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计发标准,减少体制性低收入人群的产生。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9、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险体系。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轨,建立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统一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行政管理,统一筹资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使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险。
(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卫生局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八、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构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系
1、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推进幼儿教育普惠发展。制定《新建小区中小学幼儿园配套实施办法》,公办园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地,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产权按属地移交当地政府办园;落实“以县为主,县、镇(街)共建”的管理体制,加大对社会力量办园的扶持力度,采取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建立协同发展机制等方式发展学前教育;探索“统筹规划、多元投入、管办分工、购买服务”的学前教育发展模式,鼓励品牌幼儿园通过集团化发展、举办分园、股份制合作、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帮助和扶持薄弱幼儿园提升办园质量。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2、构建城乡一体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全市所有区县达到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标准;推动中小学名校集团化办学向其他各类教育延伸,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区有效辐射。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制度,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精品地方课程,进一步推进小班教育规模扩大和内涵提升;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建立教育评价机制,落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各项措施,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3、创新教育培养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行弹性学制、导师制、分层次走班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创新。逐步实施特许学校试点,扩大办学自主权。探索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应对高考招生改革开设“高校直通车”,形成有利于特长学生脱颖而出的机制;依托高校和社会教育资源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探索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突出学科建设特征,建设具有明显学科优势的学科创新高中;建设升学预备和职业技能融合的普职融通高中,形成多元选择的课程体系,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富有成效的就业指导,与职业类学校实行学籍流动和学分互认。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4、创新技能训练机制,推进职业教育“提升”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多元办学体系,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深度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段教学、学分互认、学历提升的新模式;完善评价考核管理制度,基本形成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并重、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教育评判与企业评判并举的评价机制;制定地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条例,形成校企合作、岗位对接机制;引进国际职教课程和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拓展毕业生海外就业、留学深造和出国务工渠道。
(责任部门:市教育局 完成时间:2013年6月)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需求
5、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和资费标准。完善差别支付机制和大病救助机制,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大病商业健康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实现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的衔接。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推进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
(责任部门:市卫生局 完成时间:2012年12月)
6、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基本药物配备政策,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和质量监管,建立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探索医疗机构药品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外包改革,市、区(县)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与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和医院供应链运营管理服务平台信息共享,实现药品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全面贯通。建立集约化的配送机制和规范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