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2013-2014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数据库,全面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标准的医院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建立全省远程医学信息中心,上接卫生部远程会诊中心,下联州、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电子病历与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的交互等功能,实现70%的居民健康“一卡通”。建立省、州、县三级120急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开展卫生服务监管和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第三阶段(2015年):全面推进卫生信息系统各项应用。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规范化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达到100%。实现现卫生资源共享、实现全行业卫生监管。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全省卫生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青海省卫生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加强全省卫生信息化组织机构建设,制定青海省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规划,建立卫生信息化运行维护制度,落实维护与运行经费,保障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
遵循国家标准,制定全省卫生信息化(含民族医药)标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与管理规定;建立电子认证与网络信任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通报制度。加强数据灾难备份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三)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提高公共卫生业务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疫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危险因素、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等信息采集、监测和管理能力,形成覆盖公共卫生领域的网络信息体系。
(四)加强医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强化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患者临床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运作;以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实现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和检查结果共享,开展预约挂号、病床预约、诊疗信息查询、网上随访等便民服务;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血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医院医疗活动和医疗费用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医疗机构注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效验和变更等信息联网,建立全省医疗机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