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高强企业和产品,无力走出境外去投资。目前我市无几家强大的出口企业、几个高新的出口产品,受企业自身的能力及国家的对外投资政策、项目、资金、语言、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难以到境外进行投资。
--开放型经济人才匮乏,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我市人才总量比较少,管理型、科技型、外向型、开放型人才更是十分紧缺,对国际商务和经济规则还很陌生,真正熟悉和了解WTO规则的并不多,对如何应对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限额等缺乏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准备,加之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还没有树立起很好的形象,很难吸引、留住外向型、开放型人才,严重地制约了我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开放型经济认识不足,扶持与鼓励措施不够。我市多数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对开放型经济对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认识不足,对国际市场的认知程度和开拓能力相对不足,还没有把发展开放型经济列入议事日程,对加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环境建设的力度不够,对引导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手段极为有限,多数县(市、区)没有开放型经济指标的“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管理上长期处于市一级只有两三人在管、县一级最多一人兼管、乡镇一级无人可管的状态,无扶持与鼓励措施,基本上任由企业自我发展。
(二)重大意义。开放型经济是一个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外贸依存度,2010年全国平均达60%、东部发达地区超过60%、广西约为13%,而我市不到3%,我市经济与全区先进市之间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上。发展开放型经济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拓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奋起直追,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全面提高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力争实观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
(四)方针原则。坚持对内对外并举;坚持外资、外贸、外经并举;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与有市场无污染的传统产业并举;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坚持独资、合资、合作和嫁接改造并举。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发展战略相结合,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相结合,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培植税源、增加劳动就业相结合。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