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肇庆”的重要决策部署,着力实施绿色发展和生态惠民战略,以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推动林业发展转型升级,把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作为陆路水路交通和堤防工程建设的重要配套任务和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在重点区域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加快推进绿化、美化、生态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业生态产品的需求,有力推进生态优美的幸福肇庆建设。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坚持生态化、乡土化,注重恢复和保护地带性森林植被群落,不搞“一刀切”的形象工程。二是坚持依据现状、整合资源的原则。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在现有林带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在绿化基础上进行美化、生态化,充分实现各种生态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三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的原则。既要坚持以县(市、区)为主体进行建设,又要坚持规划先行和全市一盘棋,对跨区域的路段、河段绿化、美化、生态化进行统一布局规划,保证建设工程的有序衔接和生态景观的整体协调。四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原则。突出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由属地政府统筹安排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目标任务
建设生态景观林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主要是在江河沿江两岸及交通主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形式,通过“造、补、改、封”四种方式,构建立体、复合的生态景观林带,整体优化提升我市生态景观质量。“点”是指将沿线分布的城镇村居、景区景点、服务区、收费站、车站、互通立交等景观节点进行绿化美化,形成一连串的景观亮点;“线”是指将高速公路、铁路两侧20至50米林带作为主线,建成各具特色、景观优美的生态景观长廊;“面”是指将高速公路、铁路和江河两岸1公里可视范围内的林地纳入建设范围,改造提升森林和景观质量,形成主题突出和具有区域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通过生态景观林带建设,争取在一定时期内,有效改善部分路(河)段的疏残林相和单一林分结构,形成覆盖广泛的森林景观廊道网络,大力增强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和观赏性,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