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让每位学生真正掌握2项体育技能的要求,组织开展区阳光体育大联赛、区体育特色学校的评选表彰等,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蓬勃有序开展。
(五)加强体育教师、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与管理的力度,打造一支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
(六)加大对外交流,开拓视野,选送优秀教练员(体育老师)参加国内外的考察与培训,争取建立一所国外培训教育基地,每年至少组织人员集中培训一次。
(七)全面促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确保综合性体育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成绩及后备人才输送工作名列全市前茅。
(八)平衡兼顾场地建设与有效利用,增加体育场地,特别是篮球和排球场地,加大室内场馆建设。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探索建设多元利用,多方整合的模式。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工作职能。
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徐汇区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每年召开两次体教结合工作专题会,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布置、协调、检查体教结合工作。
二是规范体教结合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定期召开由区体育局分管副局长、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体育局、教育局相关职能科室、有关单位人员参加的工作例会,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解决体教结合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
(二)转变观念,加强对体教结合内涵的新认识。
一是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围绕提高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目标,实行体教结合重心转移,即由偏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转为重视全体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提高学校体育活动吸引力。加强课内与课外执行力度,以“三课两操两活动”、学校体育社团创建、体育特色项目营建及体育活动开展为抓手,进一步激发青少年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是提高项目布局的发展力。调整与完善项目布局,拓展体育活动项目品种,为广大青少年体育项目的普及与身体素质的提高提供有效组织保证。
(三)加强调研,建立健全布局网络。
一是推进“校校有特色,人人会运动”项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挖掘学校已有体育优势项目内涵,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学生自觉运动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学会2项体育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开展“徐汇区体育特色校”创建及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