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徐汇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徐府发〔2011〕20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华泾镇:
现将《徐汇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十三日
徐汇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全民健身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和谐社会、低碳生活、人文宜居、民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优化保障更多人、更持续健身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相匹配的、优质均衡的全民健身发展模式,根据国务院发布的《
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及《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徐汇区以贯彻落实《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纲要》为抓手,区域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发展格局优化完善。体育设施资源不断丰富、体育健身组织不断拓展、体育健身指导不断深入、体育参与范围不断扩展,群众健康素质有质有效提高。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十二五”期间全面优化充满活力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有效完善三级联动的全民健身管理机制、实现体育事业发展创新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设施优化使用。“体绿结合”、资源挖潜,建成社区公共运动场18处、社区大型健身苑17处、居委小型健身点400处、市民健身步道2条、国民体质监测站10所。优化使用体育场地设施,在探索IC智能卡试点推进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区域内符合开放条件的76所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全部向社区开放。社区健身苑点健身器材实现志愿服务和跟踪管理,保障体育设施的安全管理和有效使用。
--健身指导规范发展。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指导站十三个街道(镇)全覆盖,与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资源共享、组织延伸、同步发展。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投入、管理监督、考核激励机制,推进例会制度,开展台账巡查,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884人,社区健身团队达到1370支。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指导站规范化建设中,社会体育指导员进一步发挥群众身边的科学指导作用,逐步实现“定点指导、定人指导、定项指导”。
--体育活动形成特色。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品牌,中小学校学生人人学游泳活动、篮球三对三比赛、中小学校女学生健美操比赛成为青少年自主参与的活动品牌,参与范围逐年扩大。普及青少年飞镖运动、依托飞镖协会发展和举办飞镖世界杯国际赛事的“三位一体”模式成为“一区一品”特色。职工体育发展迅速,公务员健身活动持续推进,漕河泾开发区职工体育活动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白领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活动蓬勃开展,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和承办了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比赛、市级、区级残疾人体育活动等,形成人人参与、重点关注的服务机制。
--体质监测创新推进。探索改变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式,创新试点“体医结合”模式,通过推进体质监测站进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由医生提供健康咨询,开具运动处方,有效增强体质监测的科学性,有效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建立健全健康促进模式,稳步实施群众体质干预项目。
--体育科研深入发展。继续完善基层课题调研体系,通过对体育事业发展瓶颈和发展难点的深入研究,提升发展规划的前瞻和引领作用。依托《徐汇体育》和信息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管理与服务,加大体育事业发展宣传。
--参赛成绩显著提高。群众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办赛专业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上海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不仅青少年组比赛成绩实现重大突破,大众组金牌数也由上届全市第六跃居本届全市第二,团体总分由上届全市第五跃居本届全市第二,实现跨越发展。同时,连续主办和承办斯诺克大师赛,在四年一届的上海市老运会上成绩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