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三)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国际产业结构深入调整,跨国物流企业加快拓展我国市场,国内各省市竞相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抢占物流发展制高点。我省物流业发展进入了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

  1市场需求更加旺盛

  “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85%,到2015年将超过3万亿元,需要庞大的物流能力做支撑。从产业物流需求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促使生产企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物流外包趋势更加显著,将推动物流企业更快、更广、更深介入生产环节,创造规模庞大的产业物流需求。从生活物流需求看,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加快普及,将带动电子商务、网络购物、邮政快递、城乡配送等新兴物流市场需求,生活性物流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升级动力更加强劲

  随着全球新一轮价值链分工日趋深入,产业链升级取代产品升级,物流业与制造业“两业联动”不断深入,物流服务方式开始从传统物流外包向工位配送、代理采购、融资监管等新兴领域渗透,服务范围从单一物流环节向供应链一体化延伸,市场竞争的焦点逐步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通过供应链一体化持续降低成本、提升发展效率。尤其是随着自动化、标准化技术装备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智能化新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流运作的集成化、便捷化水平大幅提升。因此,推动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必须发挥现代物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组织牵引功能,提高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配送效率,推动物流企业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组织管理,实现生产与消费、生产各环节之间的高效衔接,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转型升级。

  3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随着国家物流区域布局的逐步完善,我省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中南四大经济区,汇集三大物流通道,地处物流密集区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有助于我省集聚区域物流资源、对接全国物流网络、融入国际物流市场。尤其是随着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省沿海港口的桥头堡作用更加明显,港口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沿海经济隆起带的率先发展,将为我省顺应全球物流网络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城市延伸,依托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主动承接国际物流产业转移,构筑各具特色的区域性物流发展格局提供有利契机。与此同时,千亿元级重点园区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培育与发展,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医药等行业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物流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物流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跨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我省成立了物流业协调推进机构,初步形成了协调高效的体制环境。同时,瓶颈性体制因素得到初步缓解,交通收费、能源价格、税费政策等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将逐步克服,物流企业的经营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二、发展思路

  (一)战略定位

  --环渤海地区港口物流产业基地

  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以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为契机,加快临港物流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港口物流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环渤海港口物流产业基地。

  --首都经济圈物流服务基地

  发挥京津城市群配套设施完善、同城效应突出的优势,围绕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着眼于建设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一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生活圈,满足城市群快速增长的物流需求,打造专业化物流服务基地。

  --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物流中心

  发挥全国钢铁、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生产和集散基地的作用,着眼大宗商品金融化、指数化趋势,以现代服务手段整合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创新交易模式,打造全国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生产组织中心。

  (二)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服务生产生活、培育支柱产业为目标,着眼于构建以港口为龙头、以物流通道网络为支撑、能够带动腹地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依托环首都和沿海地区,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载体、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壮大行业物流、推动集聚发展,推进“两业”联动、促进质量提升,加强区域互动、拓展发展空间,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水平。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