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河北省利用外资“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4.开放载体建设成果显著。廊坊洽谈会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展会。保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和邯郸新材料出口基地升级为国家级出口基地。廊坊经济开发区和沧州临港化工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和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使我省国家级开发区(园区)数量达到7个。推动4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分两批扩区,规划面积扩大413平方公里;规划建设204个工业聚集区,其中省级聚集区32个。开发区集约发展能力增强,成为全省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5.国外贷款投向结构优化。“十一五”期间,我省共借用国外贷款4.7亿美元,实施了海滦河流域污染治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重点项目,对改善民生和社会公益事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6.境外投资步伐逐步加快。“十一五”期间,我省累计核准对外投资企业183家,中方直接投资总额14.9亿美元,年均增长47.6%,比“十五”时期增长10.2倍。境外投资地域不断扩大,投资市场日趋多元化。目前已与世界60个国家和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建筑材料等多领域开展投资合作。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跨国并购取得突破。一批境外投资项目成效初步显现,境外投资的深度和水平不断拓展和提高。

  7.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增强。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增加值、税收、出口分别达到4552亿元、172.3亿元、92.2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22.5%、7.2%、41%,直接吸纳就业50.1万人。外资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利用外资规模依然偏小,“十一五”时期我省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占全国总量的3.6%,2010年外商直接投资38.3亿美元,在全国的排位由“十五”末的第十三位退至第十五位。二是外商投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不足,服务业吸收外资水平不高,多集中在房地产和商贸零售领域;三是外商投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设区市之间、设区市内部县(市)区之间差距较大。四是国外贷款受国家政策限制及后备项目不足等影响,规模难以扩大。五是我省境外投资开发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投资项目少、规模小;低端项目多,高附加值项目少;投资地域主要集中在亚非等不发达国家,不利于风险分散。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内外有利形势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