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医院可采取公开招募与定向招募相结合、经常性招募与阶段性招募相结合、面向个人招募与面向集体招募相结合等方式开展招募工作,建立健全高效便捷的医院志愿者招募机制,为医院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创造便利条件。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需求情况,通过报纸、电视、网络、广播、信息栏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有关医院志愿者需求数量、岗位要求和报名方式等真实、准确、完整的招募信息,并明确告知医院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要建立健全志愿者注册与档案管理制度,促进注册和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四、明确志愿者招募条件,通畅招募渠道,广泛动员参与
各地、各医院要明确志愿者的招募条件,吸引年满18周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奉献精神,有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的意愿,不追求物质报酬或其他任何私利;具备从事志愿服务相应的基本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等人员,加入到志愿者组织。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成为医院服务志愿者,利用其非工作时段开展志愿服务。要充分发掘和运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医学院校的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离退休职工、非医疗背景的大学生、曾在医院就医的康复患者等有志于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医院志愿者队伍,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身“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全方位地为患者服务。
五、做好志愿者培训与考核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所有的志愿者在进入医院,开始工作之前,都应该先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训,达到特定的标准。对不适合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各医院要制定适当的培训课程与培训计划,可通过初次培训、阶段性培训、临时性培训等方式,进行权利义务、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基础性培训,培训内容可包括医学伦理、感染防护、环境认知、急救知识、健康科普、沟通技巧、心理疏导以及针对志愿岗位的专业培训等方面。对于骨干医院志愿者可通过集中轮训、参观学习、经验交流、考察观摩等方式进行专业服务技能、项目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提高培训,不断加强和改进服务工作。
六、主动谋划,积极行动,做出特色,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