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闵行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六)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完成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利用闵行大联动平台,整合区域整体资源,密切多部门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健全完善各类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案和技术方案,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相关物资储备和人员的培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以应急处置为重点,配备专业设施设备,根据应急处置预案,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现场处置效率。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侦检和采样、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援等方面的公共卫生应急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发热门诊等传染病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基层力量。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网络,提高预测预警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加强“120”、“119”、“110”应急系统的联动,构建立体式、跨区域、多部门协调合作的应急医疗救治系统;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建立区120救护站与区域医疗中心的院前-院内急救服务体系,培训社区急救人员,提供社区急救,逐步形成完善、有效的医疗急救体系;加强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危重新生儿会诊抢救中心和专科急救中心的建设;加快区中心医院急救创伤中心建设,提升区域急救水平;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网络,加强综合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推进与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模式相匹配的血液管理工作框架,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
  (七)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工作
  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落实卫生监督机构职责,加大对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经费投入,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装备和车辆等配置达到国家和市规定标准。坚持“教育、服务、处罚”并重的执法理念,利用大联动平台,推动公共卫生监督工作,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公共场所卫生、传染病防治、生活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等公共卫生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网络和监测信息共享平台,配备食品药品相关监督设备和快速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严厉查处无证行医、“医托”等违法行为。
  (八)加强职业病综合防治
  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保障工作经费,推进实施职业病防治规划,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主体意识,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进一步发挥工伤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的作用,做好职业病患者的医疗救治。探索采取商业保险方式,鼓励用人单位投保,提高职工的职业健康保障水平。
  (九)推进全民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以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人群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快推进健康城区建设。积极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新创国家卫生镇1个。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以建设健康城区为平台,结合开展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和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加强社区村宅、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等健康场所建设,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播,使全体居民的健康素养明显提高。继续探索完善建设健康城区的政策环境、公众参与机制和全民健康的社会支持系统,进一步控制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类环境因素,促进人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围绕控油、控盐、控烟、控体重、适量运动、合理用药和控制抗生素滥用等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和健康促进活动,并面向全区居民家庭免费发放相关实用健康工具。在居(村)委会推广建立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企事业单位探索和推广职工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全区培育近1千名健康自我管理活动志愿组织者,每年组织近1万人参加健康自我管理活动。组织健康教育讲师团到社区巡讲,举办区级、镇(街道)、居(村)委等各层面的“健康大讲堂”活动。发挥专业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作用。积极支持和发挥健康管理协会、献血促进会等非政府组织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推进健康自我管理和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共同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氛围。积极开展对健康教育工作的跟踪评估,务求实效。
  (十)深化志愿无偿献血和血液管理工作内涵
  围绕“保证血液安全和供应”的目标,依法增强和规范血液管理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与志愿无偿献血工作模式和机制、与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现代血液管理体系。继续保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大力推广“共建共享”社会互助用血制度,保障献血者和用血者权益。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优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献血氛围,支持非政府组织的无偿献血促进工作,培育“献血公益文化”,推进志愿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在继续做好无偿献血综合保险、医疗服务减免项目的同时,发挥辖区内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挖掘社会服务潜能,为广大献血者、志愿服务者提供绿色通道、优惠待遇等力所能及的各项关爱措施,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并完善集献血、用血、志愿者招募和管理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医疗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促进科学、合理、安全用血,不断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血液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献血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关爱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制,规范考核,实行对医疗机构血液安全监督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