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又有着重大机遇。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乘势而上;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教育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必须积极应对挑战,敢于攻坚克难,有效化解矛盾;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认真实施《规划纲要》,以思想的大解放,改革的大突破,促进教育的大发展。
三、“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重点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内涵发展,促进公平均衡,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满足市民教育需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和更有力的支持。
(二)总体目标
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与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地位相协调。
主要内容:
--高质量、多样化、开放性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市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实现公共教育服务公平均等,市民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得到有效保障,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显著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以德育为先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受教育者得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显著优化,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现代化水准;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提高市民素质提供智力支持的能力显著增强。
主要指标: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5%,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5%;
--实现均衡优质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8%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稳定在98%以上;
--全市18周岁适龄人口升入高等学校的比例达到50%以上;
--中小学教师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学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到70%,全市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达到6000人以上;
--教育信息化全面实现,生均校园占地面积、校舍面积、图书和常规实验仪器装备达到部颁标准,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设备较为齐全;
--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高职在校生规模稳定在20000人左右,中职在校生规模稳定在45000人左右,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4年;
--各类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普遍开展,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形态。
(三)战略重点
“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突出六个战略重点: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坚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