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金融保险。
加快建设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重点金融街区,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来我省设立中国总部、分支机构,推进河北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我省金融产业综合竞争力。扶持河北银行等地方银行做大做强,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增设分支机构。鼓励县级和市级农村信用社加快股份制改造,加快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建设,推进全国性法人保险机构组建步伐。完善金融产品,稳步推进投资基金、债券、票据、短期融资券、期货、医疗保险和责任保险发展。
(五)商贸流通。
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切实搞好“农超对接”,构建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网络。围绕环首都地区,建设一批大型特色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支持推进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改造升级和延伸产业链条,打造集商品展示、信息发布、价格形成、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现代采购交易平台。高标准规划城市商业网点,谋划建设一批出品位的城市综合体,推动城市商贸企业健全服务网络,扩展连锁经营。积极繁荣发展夜经济,在城市黄金地段规划布局一批特色餐饮、品牌购物、民俗文化、休闲旅游、酒吧歌舞、娱乐健身等服务业项目,打造特色夜经济服务街区和产业链。
(六)会展业。
优化会展业战略布局,构建以石家庄为“一核”,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沧州为“五极”,张家口、承德、保定、衡水和邢台为“多点”的会展业空间格局。做大做优综合性会展,完善提升专业性会展,大力发展经济贸易、投资招商、文化庆典、体育健身等具有河北特色的品牌展会。完善会展场馆设施,建设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会展中心,提升服务功能。延伸拓展会展产业链条,带动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休闲旅游、展览设计、装饰装修、信息咨询、高端论坛等相关产业发展。
(七)服务外包。
结合我省实际,重点开展信息服务、金融、物流、医疗、法律、动漫、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业。制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承接国际和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基地,推进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聚集。依托廊坊、秦皇岛、保定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及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着力培育1个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4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5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50家省级服务外包示范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