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发挥林业的生态修复和经济产出功能,把林产业培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大力发展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加快特色经济林、苗木基地建设,巩固核桃基地建设成果。全年计划新增苗木基地9500亩,新增枇杷1000亩。
3.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格执行凭证采伐、限额采伐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坚持执行凭证运输、凭证经营、凭证加工制度,规范木材流通秩序;组织开展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野生植物管理,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其经营活动。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及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业与生态建设规划。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实施林地用途管制,严厉打击私挖乱采、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捕乱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作用。
4.加大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工作。规范林权流转、林权证抵押贷款程序,推进中低产林改造力度,探索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路子,制定山林承包大户、造林大户扶持政策;扩大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覆盖面,做好政策性森林火灾保险的投保。
5.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面貌,完成“一池三改”1000户、大型沼气工程1座。
6.配合市级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以村庄绿化、市级生态村建设为中心,结合全民义务植树和国家、省、市、县生态建设工程,延伸植树、绿化范围。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安全管理,做好“三防”工作
落实森林防火“两管六强化”措施,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的发生;加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投入品的监管力度,积极组织开展申报“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抓好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道路外农机事故率、重伤率、死亡率分别控制在4‰、3‰和2‰以内。
认真做好“三防”工作,即: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严格实施重大动物强制免疫措施,确保免疫密度达100%;强化检疫监管,确保上市畜产品检疫率达100%、生猪屠宰检疫率达100%;做好农作物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使作物病虫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认真落实政策性农林保险工作,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四)加大请示报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
加大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低产田地改造、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昆明市“菜蓝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等项目的申报、立项、建设工作。
四、扶持政策